牛津大學校長:中國學生欠缺挑戰Tutor的能力

  核心觀點

  當前中國大學和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主要是在質量建設上。在過去的20—30年間,中國大學更注重的是學生數量的擴張,現在則到了重視質量的時候了。

——斯坦福大學校長約翰-漢尼斯

  跨學科知識的廣度、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是中國學生最缺乏的。

——耶魯大學校長理查德-萊文

  中國學生很容易在和其他國家學生的競爭中獲勝。但是,他們欠缺一點挑戰教授觀點的能力,需要改善。

——牛津大學校長安德魯-漢密爾頓

  5月2日至4日,第四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在南京舉行。耶魯、牛津、斯坦福、北大、清華、人大……來自9個國家以及中國內地和港澳地區的150餘所知名大學校長日前彙集南京,共同探討大學人才培養之路。

  雖然目前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但怎樣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破解困擾大學發展的難題依然任重道遠。

  短板:學生不願挑戰權威

  對策:做更主動的研究者

  英國牛津大學校長安德魯漢密爾頓說,中國學生非常優秀,參與了很多世界一流的研究。從教育結果來說,東西方的差異並不大。不過,西方大學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學術自信,鼓勵學生向教授挑戰。中國學生往往不太願意去挑戰學術權威、發表不同的看法,不太願意自主地進行創造性思維。「我們鼓勵中國學生做更主動的研究者和挑戰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和傾聽者。」他說。

  漢密爾頓談到,現在共有750名中國學生在牛津學習。「中國學生非常厲害。在我研究的化學領域,中國學生很容易在和其他國家學生的競爭中獲勝。但是,我覺得他們欠缺一點挑戰教授觀點的能力,需要改善。」

  連續4次參加中外大學校長論壇,美國耶魯大學校長理查德萊文對中國大學非常瞭解。他說,美國教育模式強調的是互動式討論,主動地去立論,挑戰彼此、挑戰教授、挑戰權威,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他們不會要求學生去死記硬背,而是解決問題。「我們不應該往學生的腦袋裡裝家具,而是教給他們方法,幫他們搭個框架,讓他們自己去設計富有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在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看來,中國、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尊師重道是悠久傳統,學生尊重權威,課堂上對教授觀點不敢有異議,百分之百相信老師。在這種學術氛圍下,何來創新?「愛因斯坦如果不是懷疑牛頓的觀點,挑戰權威,也不會有創新。」劉遵義說,受文化差異的影響,中國大學培養創新人才比西方更困難。「如果一個學生從幼兒園到小學到中學,都不敢質疑老師,你怎麼能指望他到大學能質疑老師,挑戰權威?」

  短板:選專業時間太早

  對策:培養跨學科能力

  斯坦福大學校長約翰漢尼斯說,如果要給當前中國大學「挑刺」的話,除了中國學生討論少、提問少、質疑少外,另外一個就是學生選擇專業的時間太早了。學生在18歲的時候,還不瞭解大學課程,更談不上感興趣,這時候就讓他們選擇專業,並灌輸就業的觀念,限制了他們的視野。「在我看來,本科教育不是為了讓學生得到第一份工作,而是第二份、第三份工作,讓他在未來的20年到30年中,獲得整個人生的基礎。當然也有不少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為目的的職業學校,這就另當別論了。」

  理查德萊文校長指出:「跨學科知識的廣度、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是中國學生最缺乏的。」在他看來,專識教育一般是指18歲就選定專業、不再學習其他課程,而通識教育則不同。美國本科階段的通識教育就是,前兩年學生可以嘗試各種各樣的學科,後兩年再挑選專業進行學習。「不管是政治家還是一個企業的領導者,都需要經濟學、法學、哲學、心理學等多方面的知識,而不是單科知識。」

  劉遵義則認為,18歲就要讓學生來決定讀什麼專業、未來從事什麼工作,的確太難了。很多學生、家長對專業的概念很模糊,比如有的學生聽從建議選了醫科,結果看到流血會暈倒。高校應該建立彈性機制,讓學生可以更換專業,學生應選擇最喜歡的事來做,如果做喜歡的事那會是一種享受,而家長則應充分尊重孩子。

  與以往不同的是,本屆論壇還邀請了4位著名企業代表。微軟公司首席研究及戰略官科瑞格蒙迪說,不管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最終需要去和世界各地、不同科學領域的人打交道。在這一過程中,跨學科的能力和合作能力非常重要。

  短板:重數量不重質量

  對策:有所為有所不為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一直是中國高等教育界關注的焦點。中國目前到底有沒有世界一流大學?與世界一流大學相比,中國大學的差距究竟在哪裡?對此,約翰漢尼斯說,當前中國大學和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主要是在質量建設上。在過去的20—30年間,中國大學更注重的是學生數量的擴張,現在則到了重視質量的時候了。世界上只有少數一些大學能夠成為頂級大學,中國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大約快則20年,慢則50年。

  據他介紹,在20世紀50年代時,斯坦福並不是世界知名高校,而20年後它已躋身世界一流高校之列,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充分利用政府的資源和支持;二是重點發展工程、計算機、軟件和醫藥等學科;三是建設硅谷,與企業之間建立特殊聯繫。漢尼斯強調,在邁向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斯坦福大學堅持了一個重要原則,那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過去學校也辦護士、建築等專業,但由於不能達到一流水平,乾脆停辦,集中精力辦自己的優勢學科。「這一點,或許值得中國大學參考借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ow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