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價低材料次工人變臉 家裝市場暗藏“轉包”陷阱


[提要]裝修費用動輒上萬,尤其是剛掏出了大筆購房款的業主在裝修時更為惜金,因此裝修時,不少業主都希望“盡量省錢”。

裝修費用動輒上萬,尤其是剛掏出了大筆購房款的業主在裝修時更為惜金,因此裝修時,不少業主都希望盡量省錢。而一直以來裝修市場中打著免收設計費、管理費旗號,報價比大型家裝公司最少能低20%的小公司,在中低端消費者中擁有大量市場。但是伴隨低報價而來的,往往不是裝修后喬遷新居的喜悅,而是無盡的質量、維修問題,尤其是一些小公司暗地里采用轉包形式,將裝修工程直接轉包給施工隊,甚至是游擊隊。一旦出現質量問題,便推脫業主直接與施工隊協商,拖延維修時間,讓業主不勝其煩,家裝轉包帶來的危害成了業內不得不說的秘密。

 

 

轉包裝修暗流洶涌

客廳和其他房間的地板材料大相徑庭、顏色不一,墻面凹凸不平,陰陽角歪斜剛剛裝修完的崔先生看到自己的新居后大失所望。由于工作繁忙,崔先生沒有經常去現場查看,因為考慮到是熟人介紹的裝飾公司,并且這個公司也在小區內有其他工地,所以才少了心眼,崔先生告訴記者,當初找這家公司裝修不僅是因為熟人介紹,還因為裝修公司的負責人非常爽快,一下就少了7000元的管理費,然而面對新居的慘景,崔先生追悔莫及。

由于出現了眾多質量問題,崔先生找到當初承接裝修的公司,該公司卻以有問題直接找工長為由,拒絕了崔先生的維修要求。后來崔先生才得知,自己手里簽訂的合同并不是與該裝修公司簽訂,而是與某某裝飾部簽訂。顯而易見,崔先生的家裝工程被轉包了。

據了解,由于中小家裝市場份額龐大,為了搶奪市場的一杯羹,一些小公司靠著幾個設計師+1個老板+幾臺電腦拼湊起一個裝飾公司,通過免收管理費、設計費等低價誘惑吸引消費者。而這些小公司基本沒有固定的工長和施工人員,一旦有消費者上門,簽訂合同后,便將整個裝修工程轉包給包工頭。

在中小家裝公司中,轉包現象非常普遍,圣點裝飾公司工程總監張大洪告訴記者,現在很多裝修隊都注冊成為了某裝飾部,作為個體經營者接受一些小公司的轉包業務。

一般接到裝修工程后,家裝公司會直接抽取30%左右的管理費,然后將工程轉包給工頭,剩余的裝修費用由工頭進行安排,由于對工頭和工人管理松散,質量把關不嚴,轉包后出現質量問題便是家常便飯。

轉包裝修不但質量得不到保證,施工現場也非常混亂,記者在崔先生家看到,裝修剩余的沙子滿地都是,廚房里裝修材料的包裝袋也是橫七豎八。由于工人素質不高,再加上工長沒有進行現場管理,一般不規范的施工隊施工后都會拖泥帶水,張大洪表示,一旦業主遭遇這樣的情況,想要與施工隊講理不太可能,如果業主要求維修,工頭很可能用多種借口拖延。如果業主沒有保留適當的尾款,工頭和工人往往人間蒸發,無人維修,最后導致業主蒙受更多損失。

謀取高額利潤成轉包主因

雖然暗地操作轉包的小公司打著低價裝修的旗號,但是這些小公司最后拿到的利潤卻遠遠超過了很多品牌家裝公司。由于沒有統一的材料配送,小公司無法從主材營銷渠道獲得利潤,只能在家裝施工上賺錢。

一般小公司一單的利潤為25%-30%,亞光亞裝飾公司監察中心總監年志仁告訴記者,小公司在人員管理與運作上極為簡陋,將工程轉包后,施工過程、質量由施工隊負責,減少了裝修質量把關所必須的質檢、巡檢人員,降低了大量人員成本。此外,小公司將工程轉包后,裝修回訪以及售后維修等環節也被省略,也大大減少了人力開銷,這些小公司到手的純利潤非常可觀。

據了解,小公司在進行轉包前一般會在裝修總額中提取30%-35%的管理費,轉包給施工隊后,剩余款項中工長再拿走8%-10%作為利潤,剩余的費用再攤入材料費、人工費等。由此可見,既要保證利潤又要以低價吸引消費者,工長往往會在裝修材料上做文章。

小公司的裝修合同一般沒有具體明細,張大洪告訴記者,小公司對使用的裝修材料、施工工藝都沒有詳細規定,由于裝修材料由工頭自購,如果消費者不懂選購建材的相關知識,被工頭以次充好的情況則難以避免。

張大洪強調,一些消費者在簽合同時過于大意,沒有仔細檢查簽訂合同的乙方,從而遭遇與前文中崔先生相似的情況。如果消費者是與施工隊所組成的某裝飾部簽訂了裝修合同,消費者只能找裝修隊協商裝修質量、售后等問題。一旦施工隊不知去向,很多消費者不得不再次找游擊隊收拾殘局。

質量把關嚴重缺失

由于裝修工人數量龐大、流動性強,正規的家裝公司對施工人員的管理都只管理到工長一級,然后由工長按照誰用工誰負責的原則管理工人,這樣避免了將增加的人員管理費用轉嫁到消費者頭上,年志仁表示,雖然正規的家裝公司從形式上來看也是將工程轉包給了工長,但是對工長則是嚴格按照公司內部行政制度進行管理。

據了解,目前正規的家裝公司都在工長入職時收取幾萬元至十幾萬元不等的風險質保金,并且工長承接一項裝修工程后,還要收取3%-5%的工程質保金。這樣一來,工長有大量的資金抵押在公司,如果工長的施工質量出現問題,公司便可以動用這部分資金補償消費者,年志仁表示,這種經濟杠桿對工長的施工質量以及其用工管理能夠起到很好的制約作用。

目前市場上的一些小公司,將工程轉包給施工隊時往往只收取幾千塊的質保金,或者采用推后支付工程款的辦法對施工隊進行管理,這種管理效果不甚理想。如果施工隊發生了巨大的質量問題,例如泡水、坍塌等問題,很可能因為所需的賠付金額遠超過質保金或工程款而逃之夭夭,讓業主投訴無門。

管理規范的家裝公司為了確保工人的施工質量,不但收取了工長大量的質保金,還在施工質量檢查環節大下功夫,張大洪介紹,巡檢、質檢、監理等人員在施工時必須定期到場檢查記錄,一旦出現問題,要求立即與業主進行溝通解決,尤其是隱蔽工程,除了定期檢查記錄,還要拍照存底,以便日后維修。此外,公司的工程部、客服部每星期還將聯合進行工地抽查。

為了提高工人施工質量,一些裝修公司還定期進行工人技能比拼、工長相互檢查工地。而一些進行轉包的小公司,為了減少人力成本,幾乎沒有質檢、監理等人員,質量全由施工隊說了算,工人對新工藝、新材料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

一位多年從事個體裝修業務的吳師傅告訴記者,由于沒有質量把關環節,施工隊經常是憑良心做事,如果消費者遇到活兒干得好,人品不錯的工長,整個裝修工程可能會輕松一些。但是如果遇到黑心工長,用質量差的材料、不按照正規工藝施工等情況常有出現,并且很多消費者裝修前沒有仔細考察裝修隊的施工質量,很多約定又是口頭進行,黑心工長鉆空子、拖工期、騙工程款的機會就更多。

一旦遇到工程轉包,首先應該停工檢查,張大洪表示,最好能找權威機構,例如第三方監理,檢查前期施工質量是否合格,是否使用的是合同中約定的材料,如果質量不達標,應該立即停工,要求施工方承擔損失。

采訪中記者發現,一些小公司在前期與上門的消費者溝通時,往往先以低價格博取消費者好感,然后信誓旦旦地保證施工質量、售后維修等問題,讓缺乏經驗的消費者忽略合同細節,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家的裝修工程會被轉包。然而,一旦將工程轉包拿到利潤后,便反客為主,出現了施工質量、維修問題就采用拖延戰術,不了了之。

如果消費者對于裝修門道沒有摸得門兒清,最好還是不要放心大膽地將自家的裝修交給小公司、施工隊。如果裝修預算確實有限,需要便宜的小公司裝修,除了在簽訂合同時要多長心眼,還應多跑工地,了解其施工質量。

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為了避免裝修中發生爭議,蒙受不必要的損失,在裝修前,應與經營者簽訂書面合同,明確裝修條款,對工程范圍、工期、開工和完工時間、工程質量、工程造價、裝修材料品牌、付款和結算、竣工驗收、質量保修范圍以及維修期限等條款進行詳細約定。此外,還應在合同中申明,工程不得轉包,并要明確如果發現工程被轉包,公司所應承擔的責任。

Tag: 精品 | 家品 | 家庭用品 | 餐具 | 燈飾 | 裝飾 | 時尚產品 | 創意家品 | 廚房用品 | | | 場地佈置 | 家居擺設精品 | household | home decor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ow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