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 創意產業喜中有憂 |
發佈者:作者:Web Design香港網頁設計大皇 - 網站優化
|
|
網站排名
在北京召開的「首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既帶給與會者新鮮的感受,也讓我們看到長久發展所需應對的困境問題。 12月11日-14日,首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召開。此次文博會由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和北京市政府聯合主辦,也是繼年初北京市 博覽會涵蓋了從動漫和網絡遊戲、產品工業設計、文化演出、出版發行和版權貿易、古玩藝術品交易等多方面。 技術讓藝術生輝 北京市「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未來幾年內,北京將重點扶持數碼娛樂、工業設計、新媒體、軟件等高端產業,重點建設國家新媒體基地、北京數字娛樂示範基地等六大基地。 正如金沙江創業投資總公司總經理丁健在論壇上所說的,IT產業常常是「穿新鞋走老路」,即用新技術改造傳統行業;而文化產業恰恰相反,是「穿老鞋走新路」,雖然文化內容的變化很緩慢,卻由於新技術的出現而導致商業模式的變化。 網絡電視、數字電視、手機電視等都成為新技術與文化結合的典範。在廣播電影電視展館裡,雖然參展的都是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北廣傳媒集團公司等傳統媒體,但是通過便攜式移動終端收看電視等多種新媒體形式卻吸引了人們的關注。 9月6日,北京人民廣播電台推出了「DAB數字廣播多媒體業務」,除了北京人民廣播電台的12套廣播節目,它還向用戶轉播北京電視台一套、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等電視節目,北京市六環以內,支持手機電視的終端都可以接收到。從明年1月開始,北京人民廣播電台還將提供互動的生活信息以及政務信息等服務。 DAB數字廣播正向我們走來,然而,目前能夠支持手機電視的終端卻不多。文博會上,記者見到了,國內首款能接收DAB移動多媒體廣播信號的手機終端 ——聯想ET980、由北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數視通BBDM-T400、由LG設計生產的一款終端產品等5款終端,其中LG的終端尚未上市。雖然已有產品出爐,但據瞭解,由於市場尚未打開,因而現在在市面上此類產品還是鳳毛麟角。 另一個規模龐大的陣營則是數字電視內容商和運營商。據瞭解,目前大部分數字電視內容還需要安裝數字機頂盒後才能接收,然而,截至2005年底,我國有線數字電視用戶已達到439.3萬戶,預計今年底將達到1000萬戶。據介紹,北廣傳媒數字電視有限公司集成了全國41套付費電視節目,已經開播的自辦頻道也有11套,內容涉及釣魚、音樂等細分市場。 本次展會上,融合也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北極光創投高級顧問楊鐳表示,VC對於「TMT」都比較感興趣(TMT:技術T、媒體M和電信T的合稱)。記者從展覽現場瞭解到,數字電視服務的提供商也強調將推出股票資訊、遊戲、視頻點播、電視繳費等互動性很強的增值服務產業。「現在,中國的手機數量已經與電視機的數量差不多,用戶都在4億以上,我們非常關注這種融合的前景。」楊鐳說。此外,本屆文博會也聚攏了一批為創意產業提供技術和產品支持的IT 廠商,比如漢王科技和愛國者等。 原創與人才稀缺 本屆文博會專設了一個動漫、網游的展館,在這個專項展區,有三辰卡通集團公司、《漫友》雜誌、製作手機動漫的維特訊科技有限公司等各企業、媒體、組織參展,他們展示了動漫多元化的發展方向。11月初,約200家公司聯合成立了中關村手機動漫產業聯盟,它們看中的正是中國4億多的手機用戶市場和手機動漫、手機遊戲產品受人歡迎的特性。 手機、MP4、掌上電腦、車載電視、樓宇電視等新媒體的湧現,為動漫提供了巨大的播出市場,也蘊含著一批新的增長點。雖然我們一直提動漫,但實際上,動漫包括了動畫、漫畫、遊戲等。我國動漫產業初具規模的環節包括動畫、遊戲、玩具、動漫展覽業等,然而它們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即缺乏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原創作品,產量極大的玩具也缺乏獨立版權形象。 湖南衛視《金鷹卡通》雜誌社編輯部主任俞雪松提出,大力發展原創漫畫可能是解決原創缺失的好方法。相比於動畫作品動輒上千萬元的投資,漫畫的成本低得多,一方面可以為動畫提供源源不斷的內容,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從動漫形象、題材、故事結構、受眾定位等方面進行初步的市場檢驗,並借此盤活整個產業鏈。「日本一本原創漫畫週刊雜誌《少年JUMP》平均發行量達到400多萬冊,中國漫畫的興盛也將依賴於原創漫畫雜誌的興盛。」俞雪松表示。 促進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另一個思路,則是對動漫產品實行分級,解決動漫低幼化的問題。漫友文化傳播機構出版人兼總編輯金城表示,日本、韓國以及中國香港地區都對動漫產品實行分級,他建議,中國可以把12歲以下、12-18歲、18歲以上的人分別劃為兒童、少年、成年觀眾,動漫產品也相應地進行分類,防止再出現中國的兒童收看《蠟筆小新》這樣的成人搞笑動畫片的事情。 目前,創意產業最稀缺的資源,就是有創意能力的人才。慧博研究院針對中國創意產業中的人才現狀進行的調查顯示,小企業是創意產業的主流,員工數在 100人以下的企業超過70%;民營企業最多,占1/3;創意產業的領域多樣化,但並未形成像日本的動漫、法國的設計那樣鮮明的特色。 在這種背景下,專門培養遊戲人才的北京匯眾益智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職業培訓機構火了起來。北京匯眾益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剛從台上做完演講下來,就被參會的聽眾包圍了起來。據悉,這些都是「求人若渴」的創意企業。如今,建立一個高等教育、職業機構培訓、企業自主培訓等立體化的人才培養制度,培養企業需要的實用型人才,已成為創意企業的共識。 採訪手記:GDP不能衡量文化 本屆在北京召開的創意博會熱鬧非凡,讓人不禁感慨,創意產業正在遍地開花。不說陝西、雲南等省,單在北京市一個宣武區,就有琉璃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宣外傳媒產業園區、天橋演藝產業園區、大柵欄商業文化區等六大文化聚集區。有文化底蘊的,可以吃文化的本;沒有的也別著急,動漫、網游、影視節目製作都是好選擇,而且發展空間也大得很。 互聯網初興的時候,凡沾上「互聯網」這幾個字的企業,就給人以高新技術企業的印象,創意產業也可能會體現出類似的特徵。在國家大力倡導「發展創意文化產業、調整產業結構」的背景下,很多企業也向創意產業的陣營靠攏。這也難怪,北京計劃到2008年,全市文化創意產業的附加值超過500億元,在全市 GDP的比例達到9%,利益空間之大,無疑將吸引更多的參與力量。 出版社、媒體集團、影視拍攝基地、皮影戲、吹糖人、瓷器、刺繡等,在文博會上匯聚一堂。但是,文化創意產業不僅僅是將這些已有的東西納入旗下那麼簡單,如何用新技術豐富其內容和形式、用新手段加大推廣力度,才是文化創意產業煥發活力的根本。也就在這兩天,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有關人士表示,受教育部、科技部等的委託,他們正在研究制定文化創意指數標準,避免單獨以GDP純經濟指標來衡量地方發展的弊端,希望將文化領域發展中的一些東西給予量化。(文/陳淑娟) 網上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