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換客」成時尚 消協提醒雙方應誠信為先避免糾紛 |
發佈者:作者:Web Design香港網頁設計大皇 - 網站優化
|
|
網站排名 以物易物、結繩記事的時代早已成為久遠的歷史,可如今,許多網友又將物物交換這種商品交流方式重新拾回現代生活,「換客」成為今年時尚與流行的代名詞之一。
以物易物交換忙 「換客」,就是以物易物,他們依靠網絡載體將自己的物品拿出來換取其他人的物品。這種易物不以等價交換為主要原則,而是依照個人需求,建立在雙方自願基礎上的物物交換。最近比較熱門的換客網站(webdesign.zoapcon.comcom) 春節過後,不少人又開始為如何處置家裡的閒置年貨而犯愁。這些東西成了「換客」之間最熱門的換品。各家易物網站也紛紛為年貨換購開闢專區。 一位就讀於河北師範大學,網名叫做「迎風」的網友將飲料、酒、花生油等年貨放到了該網站的換購平台上。他在留言中說道:「過年買多了,拿來換水果吃。」 在某網站的換購平台上,服裝、化妝品、珠寶、古玩、數碼、手機等各類換購物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有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僅在這裡註冊的換客人數就已經有7122人,換品總量達到了5625 件。 一位網名叫做「英雄」的省會市民,現已有過多次交換經歷。他說:「那些沒用的東西壓在家裡太佔地方,扔了覺得可惜;賣呢,又找不到買主。當回換客,用這些東西換回自己喜歡的東西,很划算。」他表示,現在網上換購已經成了他的一種樂趣。 目前,我市「換客」們的年齡主要集中在18歲到30歲之間,其中有學生也有上班族,這些用戶的消費慾望強,容易接受新鮮事物,而且受經濟條件制約更願意在不花錢的前提下滿足需求,在網上置換自己的閒置物品。 技能交換也時尚 「本人對日語感興趣,想拜一名精通日語的朋友為師,作為回報,本人擅彈吉它,願無私進行傳授,有意者速跟帖。」初看這張帖子,讓人一頭霧水,記者經過調查才知道,這是省會最近流行起來的一種新時尚——「技能交換」。 所謂「技能交換」是指,某人在一些社區網站上發佈自己所需要學習的「技能」,並告訴別人自己可以提供給對方哪些「技能」,留下自己的聯繫方式,通過網絡尋找合作夥伴。與以往的「易物」不同,「技能交換」交換的是「無形資產」。 網友「隨風」發帖子稱:「我英語口語基礎很差,現在希望找個英語口語好一些的教一教我,作為交換,我可以提供跟計算機相關的知識或者其他我懂得的知識。」 另一位網友「瓜子」發佈的帖子稱:「本人用房產中介知識交換工作、生活中的心得,有創業經驗也可。」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換取的技能中,以各種外語最為搶手,其次是計算機、攝影技術等。而用於交換的技能則是五花八門,包括各種運動技能、演奏技能、駕駛技術。 網友子戈說:「我很看好這種形式,大家利用這種方式交了許多的朋友,而且通過互相的溝通和切磋也確實豐富了自身的能力,對個人能力的成長挺有益處。」 交換要防受騙 越來越多的「換客」選擇將物品在易物平台上進行交換,與此同時,一些不良「換客」的信用問題也隨之凸顯。 「做人要厚道啊!我上次換回來一瓶假香水,後來短信、MSN、QQ全都聯繫不上了,以後沒信心再換東西了。」、「頭幾天剛剛換了個無線耳機,換回一看,原來是個壞的!再找人家,人家就不認賬了!」、「前兩天換了件衣服,拿回來才知道根本不像他說的是新貨,上面還有洗過的洗衣粉味。」……目前,網上類似這樣的投訴與發洩帖子屢見不鮮。而對於技能交換,不少人擔心對方的技能水平不如預想的高,或者雙方見面時的安全。 針對上述問題,業內人士提醒,「換客」在網站註冊時往往並不會留下真實的個人信息,一旦出了問題,受害者就會投訴無門。更重要的是,換客們的交易基本上沒有任何憑證,如果是價值高的物品,一旦發生質量糾紛,受害方基本上只能自認倒霉。這就造成物物交換與網絡購物相比,交換雙方要承擔更大的信用風險。為此,一家交換類網站負責人建議,為了避免假貨欺詐,交換物品應盡量選擇在同城進行。在進行「技能」交換時,一定要事先核實對方身份,為了安全,第一次見面應該選在人多的公共場所,避免在家中授課,在見面前最好告知自己的朋友、家人。 網上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