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結婚拍攝 

化妝-“三書六禮”的婚嫁禮盒 

http://wedding.zoapcon.com/ 

婚禮攝錄-
藏家檔案  
敬告:本文版權歸中山網所有,轉載時請注名出處,必須保留網站名稱、網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隨意刪改文章任何內容,我社將保留法律追究權利。 Http://www.zsnews.cn
  藏家:肖先生
  藏品:婚嫁禮盒
  藏品歷史:清末民初
  收藏理念:歷史不可遺忘,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不能丟,希望自己收集的歷史文物能給華夏兒女留下永久的回憶。
  
  抬新娘,送新娘,俯首弄眉理紅妝。揭開喜盒相大禮,首飾果餅一籮筐。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日常生活中的禮節較多,而婚嫁這種喜慶之事,其禮儀之隆重,規矩之繁瑣,體現出傳統的民族特色,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習俗。在古代,婚嫁必經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道程序,被稱作六禮而廣為流傳。吉期至,男家往女家迎新婦;過門時,男家給女家送去不同的聘禮。且不說禮品的種類如何繁多,就是裝聘禮的禮盒也非常講究。在肖先生的家中,就藏有一套完整的古代婚嫁禮盒。
長方形的三書六禮盒
  
三書六禮娶新婦
   來到肖先生的別墅,只見假山林立,小橋流水,金魚嬉戲,別有一番閑情逸致,一看便知肖先生是位有藝術修養的情趣中人。
   穿過圍欄,終于來到肖先生的雅居。古色古香的茶幾上,放著四只歷經滄桑的婚嫁禮盒。禮盒總體上保存得比較完整,但盒角仍見有一些破損。據肖先生介紹,這套禮盒是清末民初時的人用過的。肖先生還告訴我們,在那個禮儀繁多的年代,婚嫁禮節非常講究,三書六禮一定要遵守。沒錢的窮苦人家做不起精美的婚嫁禮盒,就用竹藤編的盒子來代替,但該有的禮節還是不能少。肖先生收藏的這只三書六禮盒為長方形,杉木所制,朱漆涂面,太白醉酒作裝點,富貴描金畫龍點睛,當時只有富貴人家才用得起。
   結婚嫁娶是人們生活中的大事,自然要隆重操辦,無論古今都是如此。在古代,要經過三書六禮的程序,方可將新媳婦娶進門。女方收到聘禮后,由新娘的弟弟打開三書六禮盒,清點聘禮,整理后再交給長輩,女家同意后遂將女兒出嫁,男方派人來迎接,這就是明媒正娶中的正娶。
所謂《三書》,是奉行《六禮》應具備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是古時保障婚姻有效的文字記錄,也是整個婚禮程序中男女互相致敬的書柬。圖為正方形的餅盒上有春夏秋冬花的彩圖。
  
聘禮喜帖要講究
   肖先生不僅注重文物收藏,對文物隱藏的文化背景、文化故事也很感興趣,收集了很多與婚嫁有關的歷史文化資料。肖先生告訴記者,在古時候,女婿過了30歲,岳母就會親手給女婿做一條褲子,有升官發財的祝福之意。此外,他還收集各種喜帖、聘帖的寫法。
  
糖果飄香送富貴
   訂婚的時候,不僅要送三書六禮盒,還要配兩個以上的餅盒及一個糖果盒。餅盒為正方形,盒面上有春夏秋冬花相連,旁邊還有描金花作裝點春花為石榴,象征多子多福;夏花為荷花,象征步步高升;秋花為牡丹,象征大富大貴;冬花為梅花,象征品德高尚。舊社會的婚嫁不但注重禮盒的檔次和裝飾,更注重盒內物品的檔次。盒內裝著香甜的喜餅,好看又好吃,一般只有在婚嫁或賀壽之時才會做。這種傳統習俗在某些地區一直保存至今。每逢家里有婚嫁喜事,就會將這些甜蜜的禮物送給親朋好友,并邀他們來做客,因而,喜餅又被稱為幸福婚約的首部曲。在中國人的婚嫁喜事中,喜餅是關系到新人或雙方家長面子和里子的重要環節,占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因此,喜餅的選料非常重要,還要配上大紅包裝紙,突出大喜之意。

   糖果盒貌似現在的水壺,由一塊整木經過鏤空雕刻而成,再涂上大紅朱漆。訂婚的時候,由童男童女提到女方家,象征多子多福,兒孫滿堂。據對此頗有研究的肖先生介紹,禮盒有四個(或以上),三書六禮盒除了放有聘書和銀票首飾等聘禮外,還有核桃、蓮子、紅棗,都有富貴和多子
   多福的意思;喜餅盒裝有各種材料做成的喜餅,做法大同小異,喜餅的大小及材料都顯示出家庭的貧富狀況;喜糖盒主要用來放置各種喜糖,訂婚或過門之時從男方提到女方家;拜堂成婚當日,也可用喜糖盒裝上喜糖分發給親戚朋友。
  
相關鏈接:
清末民初的婚嫁習俗
提親
   舊時,媒人奔走于男女雙方之間,講清各自的家庭情況、長相和年齡等。

過小帖
   男方托媒人到女方家求婚時,女方父母同意,將女方的生辰八字寫成帖子,由媒人送到男家,男方請算命先生合婚問卜,如男女屬相不相克,則可成親。

過大帖
   男方合婚問卜后,認為可成親,男女雙方各自準備好有龍鳳呈祥的字樣紅柬,分別書寫男女的生辰、年歲和文約。男方將男帖放入木匣中,外裹紅布,連同彩禮由媒人送往女家;女方收帖后,將女帖放入原木匣中,由媒人帶回男家,稱為訂親。

送聘禮 過嫁妝
   結婚前,男方向女方先送禮單,送實物,聘禮大多是衣服及生活用品。迎娶前,男方向女方送食盒;女方將陪嫁品送到男方家中,俗稱過嫁妝。

做被褥 送日子 壓炕頭
   結婚前,男方找2~4個公婆健在、兒女雙全的中年婦女為新郎、新娘做被褥,被角放些棗子、栗子和如意等物,意為早日生子,萬事如意。婚前兩、三個月,男方將擇定的準確婚期寫成鸞書,放入拜匣中,由媒人與一父母雙全的男孩送到女方家中,俗稱送日子。結婚前一夜,男方家長讓新郎的未婚弟弟、侄子在新房中睡一夜,希望婚后多生男孩,俗稱壓炕頭。
糖果盒貌似現在的水壺


迎娶
   迎娶之日,男方請一對夫婦為娶門親,日出前抬花轎出發,由男童4人手持燈籠、火把在轎前開路。轎至女方家門,鞭炮鼓樂齊鳴,新娘用紅布蓋頭,由父兄背上轎,大聲痛哭,淚如雨下,謂之金豆掉在家中;由叔嬸或哥嫂送親,兄弟護轎前行,謂之把轎桿,中途轎不落地。

拜天地
   即婚禮,轎抬到男家后,院內放一方桌,上供天地神,擺酒果香燭,家長上香行禮,新郎、新娘并排站在方桌前拜天地、拜父母、夫妻互拜,均行跪叩禮,禮畢,新娘被人攙入洞房。

洞房夜
   洞房中點燃雕有龍鳳花紋的紅蠟燭,門上有對聯,屋內張貼大紅喜字。晚飯時,夫妻對坐吃水餃,謂之吃子孫餑餑,均吃雙數,以圖吉利。新婚之夜,常點錫燈,表示長明之意。夫妻就寢前,由嫂嫂或同宗婦女為新郎新娘鋪被褥;就寢后夫妻之間不說話,窗外聽聲之風盛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eoweb 的頭像
    seoweb

    hkseo

    seow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